為積極響應國家關于發展新質生產力、深化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戰略部署,推動建筑業智能建造與綠色低碳轉型,“第二十四屆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學術交流會”將于10月17日-10月19日在鄭州隆重召開。
數智融合賦能智能建造
綠色創新引領低碳未來
主辦單位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分會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鄭州大學
中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承辦單位(持續更新)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結構材料研究所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
鄭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會視互聯(北京)信息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持續更新)
河南工業大學土木建筑學院
《工程質量》編輯部
會議時間:2025年10月17日—10月19日
會場地點:河南中州皇冠假日酒店
會議報到:10月17日下午
學術交流:18日全天和19日上午
項目參觀:19日下午,參觀安羅高速黃河特大橋項目,該特大橋是黃河上最長、內陸地區鋼結構用量最大的公路橋梁,也是河南省主跨最大、塔高最高、橋寬最寬、技術難度最復雜的黃河公路橋。
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的創新、應用與展望
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機理、檢測與防護
纖維混凝土研究進展
基于AI技術的水工混凝土材料設計與性能預測
低碳混凝土技術路徑與碳足跡全周期評價
基于數字孿生的混凝土結構智能檢測與運維
智能建造、3D打印混凝土技術與施工工藝創新與展望
面向新能源基建的高性能混凝土技術創新 ?
預制(預應力)和裝配式混凝土構件與結構設計、施工
混凝土結構錨固的理論與工藝 ?
混凝土結構的監測、評估與加固技術
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標準體系、標準技術和標準規范研討
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相關新儀器、新裝備的研制、開發與應用
一、酒店
住宿與會議都位于河南中州皇冠假日酒店,住宿由會務組統一安排,費用自理。因正值會議高峰期,如有住宿需求,請于10月10日前完成預訂,具體信息如下:
1號酒店
酒店名稱:河南中州皇冠假日酒店
房型和價位:高級大床房480元(單早)/550元(雙早);標準間550元(雙早)
酒店地址: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115號
2號酒店
酒店名稱:鄭州中州智選假日酒店
房型和價位:高級大床房和標準間330元(單雙早)
酒店地址: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115號
二、注冊及繳費
標準會議費2200元/人(含會務費、餐費、資料費等,下同),學生會議費1200元/人(憑學生證)。
大會注冊及繳費方式:
掃描下方二維碼完成會議注冊及繳費
轉賬方式:
收款單位:中國土木工程學會
開戶銀行:工商銀行北京百萬莊支行
賬號:0200001409089012486
匯款用途:(請根據轉賬方式備注相關信息)
公司轉賬:混凝土大會+參會人員姓名
個人轉賬:混凝土大會+參會人員姓名+手機號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聯系人及電話:陳記豪? ? 158 3810 1123
聯系人及電話:魏慧男? ? 152 3917 2968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分會:
聯系人及電話:董建偉? ? 135 5255 7987
聯系人及電話:韋慶東? ? 138 1192 6168
第24屆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學術交流大會(征文通知).pdf
鄭州安羅黃河大橋是安羅高速跨越黃河的特大橋,全長15.2公里,總投資106.9億元,是中國橋梁工業化建造的技術標桿。其主橋采用雙塔斜拉橋設計,首創無筋鋼殼混凝土組合結構索塔,高182米,呈“中國樽”造型,實現了超高索塔的工業化建造。全橋上部結構采用鋼混組合梁,用鋼量約23萬噸,大幅減輕自重;并全面采用“無?;瘽仓钡认冗M工藝,集“輕型化、標準化、工廠化、裝配化”于一體,是一座技術首創、綠色高效的世界級橋梁。
第23屆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學術交流大會
2024年10月17日至19日,第23屆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學術交流大會暨分會第九屆理事會換屆會在河北省唐山市隆重召開。本屆會議由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分會、華北理工大學聯合主辦,華北理工大學建筑工程學院、中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承辦。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建研院副總經理肖從真受邀參加開幕式并做題為復雜建筑結構抗震性能化設計新探索的報告。大會以“發展混凝土新質生產力,促進產業升級和綠色低碳”為主題,邀請行業內眾多知名專家、學者,共同分享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領域的最新研究和實踐結果。會議共組織1個大會和4個分論壇,其中大會報告15個、特邀報告6個,共計學術報告70余個,出席人數達400余人。
第22屆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學術交流大會
2023年9月16日至18日,第22屆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學術交流大會在南京成功召開。本次大會由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分會、東南大學和國家預應力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同主辦,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中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承辦。本次會議以“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材料、結構與技術裝備的創新發展——低碳、耐久與韌性”為主題,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景全、歐進萍、繆昌文、岳清瑞、呂西林、劉加平,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謝億民,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吳智深以及來自全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領域的600余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本次會議,會期內舉行了“百年土木”:新材料和新技術論壇、第十一屆混凝土耐久性學術交流會、第十四屆建設工程無損檢測技術學術交流會等3個分論壇,共計進行主旨報告和大會報告17場、分論壇報告64場。與會院士、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以及相關企業代表在主會場和分會場交流分享了我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領域先進材料、創新結構、前沿工藝與技術,以及智能設備的應用前景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