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前語
干事創業 奮勇爭先
步履鏗鏘,勇擔時代使命奮勇向前;踐行初心,在追求極致的路上懷揣夢想,書寫不凡華章!為展現干事創業、迎難而上的奮斗者風采,公司黨委特開設“看見他們”專欄。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的世界,感受新時代奮斗者的熱忱與執著!

團隊風采


城市更新與存量改造已成為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公司抗震結構改造一體化團隊(以下簡稱“改造團隊”)依托中國建研院中建研科技的平臺優勢、綜合技術優勢、專家資源優勢,積銖累寸、深耕細作,已經打造了“科學研究、產品研發、技術咨詢、檢測鑒定、加固設計、專項施工”的全鏈條結構改造技術服務模式。
以精細化管理打造優質工程
助力老舊樓宇轉型升級
北京中坤廣場是北京市海淀區探索利用老舊樓宇轉型升級,服務高科技產業發展,推動城市功能面貌提升的重點項目。改造團隊為本項目提供了深化設計及加固施工服務。
結構加固方案優化及消能器深化設計是本項目的工作重點。改造團隊聯合公司消能減震研發團隊,采用減震技術對方案進行了優化,消能器采用屈曲約束支撐(BRB)及黏滯阻尼器(VFD),項目中通過設置BRB增強結構層間剛度同時調整結構扭轉效應,通過設置VFD為結構提供附加阻尼比,從而進一步減小地震作用,優化結構加固工程量。該加固項目中采用較大噸位BRB,深化設計中優化結構加固節點,避免了傳統錨固節點對梁、柱構件造成二次損傷的問題,優化后層間變形及地震剪力均小于原方案,同時結構減震效果也優于原建筑設計。


為滿足大空間使用需求,項目的局部區域需進行托梁拔柱加固措施,既要切斷原結構局部豎向傳力路徑又要新做轉換梁;團隊根據計算模擬、內部研討、專家評審,確定了型鋼支撐卸荷方案,預埋應變監測、位移監測儀器及4G傳輸設備,通過監測措施確保各層間管理人員對現場情況數據的實時監測及掌握。團隊為改進大體積灌漿料澆筑工藝,與灌漿料供應商溝通材料配比、澆筑方式、監測方式等,并采取同條件養護試驗等方式待驗證合格后再進行現場澆筑,確保了關鍵構件的安全可靠。


近年來,改造團隊積極探索新模式、新思路,積極踐行北京城市更新行動,持續助力中關村西三旗(金隅)科技園、琉璃渠文化創意產業園等一系列城市更新項目,讓老舊建筑煥發出新的生機。
以技術實力解決工程難題
助力危險房屋“藥到病除”
某28層住宅樓主體結構竣工后,在安裝電梯時發現樓梯傾斜過大,無法進行安裝,房屋整體傾斜遠超規范限值。面對棘手問題,改造團隊協調地基基礎專業人員,開展了前期勘察、原因分析、加固糾偏設計及糾偏加固施工,為確保方案可實施性與可靠性,改造團隊積極協調全國各地相關領域的專家團隊,對方案進行把關評審,最終確定了掏土糾偏的實施方案。


信息化施工是此次項目中重要環節,團隊結合相關工程經驗確定了建筑物的沉降、傾斜、水平觀測方案,嚴格把控過程中的觀測點、觀測頻率、數據處理等內容,為確保結構糾偏與上部結構的加固相互配合,需要根據監測數據對糾偏方案進行實時調整,對掏土作業的孔徑、深度和出土量進行控制并逐步過渡,以確保方案的可靠性。
施工過程中,距離項目僅70公里的地區發生6級以上地震,此時建筑周邊填土及褥墊層均已開挖完成,但相應加固措施尚未完成,改造團隊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收集并分析現場監測數據,根據監測數據及時調整糾偏方案與糾偏速度,確保了項目的安全。
團隊針對房屋傾斜、結構開裂、材料強度不足、關鍵節點及構件缺陷等嚴重質量問題,利用技術優勢為業主提供全鏈條的優質技術服務。

未來,改造團隊將繼續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一步一個腳印做好既有建筑改造加固工作,繼續助力城市更新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點亮城市新活力!
供? ?稿:
建研抗震/張榮強
編? ?輯:
黨委辦公室/孟? ?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