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29日,由中國建研院會同有關單位編制,中建研科技承擔主要編制工作的國家標準《混凝土和混凝土結構的環境管理》系列標準(送審稿)(以下簡稱《系列標準》)審查會議在北京召開。住房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產標處處長姚濤,中建研科技總經理劉楓,審查專家組及編制組成員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全國混凝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持。
劉楓代表主編單位對主管部門領導、審查專家,以及各參編單位在標準制定工作上給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并強調本《系列標準》的制訂對于促進混凝土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實現混凝土結構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希望審查專家多提寶貴意見,進一步提升標準的編制質量。
姚濤對《系列標準》審查工作提出了要求,請審查專家重點關注系列標準的可操作性、系列標準與國際標準的一致性,使《系列標準》切實起到提升行業技術水平的作用,更好地發揮國家標準的引領作用。
會上成立了以北京工業大學教授王子明為組長,金隅混凝土集團有限公司張增壽為副組長,成員包括郭麗平、周永祥、于敬海、謝劍、劉昊、王德恒、倪坤、劉若南的審查專家組。
主編人馮大斌對《系列標準》制定的背景及國內外環境管理的發展現狀進行了介紹,并對《系列標準》編制過程、主要內容和依據,以及提請專家審查的重點內容進行了匯報。
審查專家組認為《系列標準》對開展混凝土和混凝土結構的環境管理具有指導意義。技術內容科學合理、可操作性強,與現行相關標準協調,填補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審查專家組一致同意《系列標準》通過審查。
《系列標準》簡介
本次審查的國家標準《混凝土和混凝土結構的環境管理》系列標準包括5個部分:《混凝土和混凝土結構的環境管理 第1部分:通用原則》《混凝土和混凝土結構的環境管理 第2部分:系統邊界和清單數據》《混凝土和混凝土結構的環境管理 第4部分:混凝土結構的環境設計》《混凝土和混凝土結構的環境管理 第6部分:混凝土結構的使用》《混凝土和混凝土結構的環境管理 第8部分:環境標志和聲明》。該系列標準等同采用了對應的ISO國際標準,是全國混凝土標準化技術管理委員會(SAC/TC 458)首次進行ISO國際標準的采標工作。為了準確評價混凝土對環境的影響,該系列標準提出了進行混凝土和混凝土結構環境管理的基本規則,通過環境管理可持續改善因使用混凝土對環境造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