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由中國建研院會同有關單位編制,中建研科技承擔主要編制工作的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標準》(以下簡稱《標準》)編制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住房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城鄉建設工程標準處處長孫智、工程師陳西嫻,建筑結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黃小坤,中國建研院科技標準部副主任姜波,中建研科技董事長劉軍進,以及參編單位代表參加會議。編制組成立會議由黃小坤主持。
姜波代表《標準》主編單位致歡迎辭,感謝主管部門對《標準》給予的大力支持,指出上版標準修訂過程中進行了大量系統性的研究工作,本次修訂需結合行業最新發展需求,與各參編專家協同合作,更好地完成本次修訂任務。
劉軍進代表《標準》具體承擔單位致辭,介紹了中建研科技在標準編制方面的豐富經驗,表示將發揮既有優勢,將公司及行業內既有研究成果和先進經驗融入本次修訂工作,打造行業覆蓋度全面、技術先進的標準。
孫智代表《標準》主管部門指出本次修訂需重點關注四方面工作,一是注重與近年來發布的相關度較高的標準做好協調銜接;二是在推動新技術應用的同時,確保納入標準的技術要求具備成熟性;三是在編制過程中重視科研數據的積累與沉淀;四是注重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滿足標準技術交流及國際應用的需求。
陳西嫻強調了此次修訂與工程建設強制性通用規范協調的重要性,要充分注意把握標準編制時間節點。黃小坤提出了本標準與設計、施工兩項通用標準的協調要求,隨后宣讀了編制單位和人員名單,宣布編制組成立。
編制組第一次工作會議由《標準》主編劉軍進主持,徐福泉代表編制組對《標準》的修訂背景、目標與定位、初步建議修訂內容等進行了介紹,與會代表對《標準》的行業適用性、新增章節的合理性,建議增加的調研內容和章節分工安排進行了深入討論。
《標準》簡介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標準》GB 50666作為混凝土結構技術標準體系中應用最廣的通用標準之一,規定了混凝土結構工程最基本、最關鍵的施工技術和管理控制要求。近年來,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體系、裝備體系、智能建造等技術取得長足發展,為更好地滿足我國量大面廣的工程技術需求,本次修訂將在技術研究成果和施工工程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專項研究、完善條文內容,使標準能更全面地引領和規范當前工程建設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