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空間結構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橋梁及結構工程分會、國家建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建筑出版傳媒有限公司、同濟大學《建筑鋼結構進展》編輯部、香港理工大學《結構工程進展》編委會、浙江大學《空間結構》編委會等主辦,浙江大學承辦的,第十九屆空間結構學術會議暨第十屆結構工程新進展論壇(慶祝空間結構學術會議四十周年大會),于2023年4月22日上午在浙江省杭州市正式開幕。本次大會的主題是:空間結構的創新與發展。
上午8點30分,伴隨著熱烈的掌聲,開幕式正式開始。浙江大學建筑工程學院院長、空間結構研究中心主任、專委會副主任委員羅堯治主持開幕式,并依次介紹了到場嘉賓。浙江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立忠首先代表承辦單位致辭發言,歡迎全國各地專家學者齊聚杭州、共慶盛會。隨后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成員、總工程師宋炳堅上臺致辭,總結了空間結構行業的蓬勃發展歷程。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理事長、專委會顧問王俊則回顧了空間結構學術會議40年的發展,并展望了未來發展的方向。中國建筑出版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咸大慶以視頻的方式致辭,預祝大會圓滿成功。
羅堯治
王立忠
宋炳堅
王俊
咸大慶
空間結構學術會議始于1982年,至今已愈四十載。緊接著開幕式的便是空間結構學術會議四十周年紀念活動,由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中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專委會主任委員劉楓主持。
四十周年紀念活動現場
劉楓
通過紀念視頻,全場一同回顧了空間結構學術會議這四十年走來的點點滴滴,從最開始一代空間人的篳路藍縷,到如今全國各地欣欣向榮地蓬勃發展,每一幀畫面都讓人心潮澎湃,每一個講述都讓人熱血沸騰。

紀念視頻播放現場
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專委會顧問董石麟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專委會顧問沈世釗院士首先發言,兩位院士向全場講述了空間結構學術會議從籌備成立之初到如今四十載十九屆的輝煌歷程。北京工業大學教授、空間結構研究中心高級顧問、專委會資深委員張毅剛,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員、顧問總工程師、專委會資深委員趙基達,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結構總工、專委會副主任委員朱忠義也先后上臺發言,分享了和空間結構學術會議一同成長的感人故事。分享后的獻花環節,則將慶祝活動推上了高潮,老一輩空間人的先進事跡,一直激勵著新一代人空間人砥礪奮進。
董石麟
沈世釗
趙基達
張毅剛
朱忠義
獻花環節
隨后,大會進入學術交流環節。本次空間結構學術會議將持續至4月24日。我國空間結構領域院士、大師、知名專家學者,將以13篇特邀報告、1場學術沙龍,36場會議主題報告和60場分會報告等多種方式進行,交流空間領域研究帶頭人與學術研究骨干力量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工程實踐經驗。會議將探討技術創新、展望未來發展趨勢,為我國空間結構的科學發展搭建一個高水平、高層次的學術交流平臺。與第十九屆空間結構學術會議同時舉辦的,還有第十屆結構工程新進展論壇,結構工程新進展論壇自2006年首次舉辦以來,近十幾年間已經打造成為了行業內一流的學術交流平臺。該論壇旨在促進我國結構工程界對學術成果和工程經驗的總結及交流,匯集國內外結構工程各方面的最新科研信息,提高專業學術水平,推動我國建筑行業科技發展。本次論壇主要關注空間結構的理論、試驗、計算、設計、施工和計算機應用等方面議題,由《空間結構》編委會承辦,共慶空間結構學術會議四十周年。
除上文中嘉賓外,與會的嘉賓學者還有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日本工程院院士田村幸雄、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傅學怡、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馮遠、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范重、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肖從真、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范峰、中國礦業大學副校長葉繼紅、天津城建大學副校長陳志華、同濟大學教授、結構工程新進展論壇指導委員會主任李國強、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教授、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會長郝際平、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空間結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宋濤、北京工業大學教授薛素鐸、同濟大學教授張其林,以及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空間結構專業委員會的各位委員、資深委員代表,結構工程新進展論壇指導委員會委員代表等。
董石麟
沈世釗
田村幸雄
王俊
羅堯治
宋炳堅
傅學怡
馮遠
范重
肖從真
朱忠義
王立忠
范峰
葉繼紅
陳志華
李國強
郝際平
劉楓
宋濤
薛素鐸
張其林
?
圖片直播二維碼
關注中國建設標協空間結構委員會
共同推動空間結構標準發展